德国新能源汽车展(德国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排行榜 admin 1个月前 (01-30) 2次浏览 已收录 扫描二维码

本文目录

  1.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2. 德国车展 2023 时间
  3. 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一、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德国新能源汽车展(德国 新能源汽车)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继 7 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后,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出击的速度日渐加快。继日本后,比亚迪宣布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8 月 1 日晚,比亚迪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 Hedin Mobility 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瑞典市场,作为比亚迪的乘用车分销及经销商合作伙伴,Hedin Mobility 集团将在多个城市开设线下门店。在德国市场,比亚迪将与 Hedin Mobility 集团联袂合作,将甄选本地多个优质经销商,覆盖德国多个区域。

在今年 10 月,瑞典和德国的多家先锋店将正式开业,更多门店也将陆续在多个城市上线。届时,消费者可以近距离体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批车辆预计在第四季度交付。

比亚迪表示,在瑞典和德国市场的不断深入将对比亚迪欧洲新能源业务版图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 64 万辆,同比增长 165.4%,新能源车累计服务客户超 210 万。在国内市场销量不断冲高的同时,比亚迪加速布局海外乘用车市场,自去年以来,比亚迪在拓展海外乘用车市场方面动作频频。

2021 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正式布局欧洲市场,首站挪威,完成了 1000 辆交付,迈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据悉,自去年 8 月挪威上市以来,比亚迪唐 EV 不断收获当地消费者好评。

今年年初,比亚迪元 PLUS 车型在国内正式上市,同步在澳大利亚上市并开启预售,命名为 ATTO3,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

另在不久前的 7 月 21 日,比亚迪日本分公司(BYD JAPAN 株式会社)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

比亚迪日本品牌发布会;图片来源:比亚迪

此次发布会上,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公布并亮相了元 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将在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售的纯电车型。其中,元 PLUS 预计 2023 年 1 月发售,海豚和海豹预计分别于 2023 年中、下旬发售。

而要知道,这三款车型在国内市场均有强势表现,元 PLUS 自 2 月上市至 6 月,已连续 3 个月进入中国 SUV 细分市场前十,海豚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 58514 辆,持续领跑细分市场,海豹更是取得了”预售 11 天累计订单破 10 万辆”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比亚迪对这一市场表现抱有不小的期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 月 28 日,比亚迪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将于今年 10 月参加巴黎车展,携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矩阵亮相欧洲,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发售并交付。

比亚迪将参加巴黎车展;图片来源:比亚迪

据悉,这是比亚迪时隔十余年重返国际乘用车展。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巴黎车展在汽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将吸引全球各大汽车品牌和厂商参展,这有望提升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事实上,比亚迪已在海外市场布局多年,只不过此前其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多以商用车为主。

资料显示,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在欧洲 20 多个国家、100 余座城市运营,遍布全球 70 多个国家及地区、400 多个城市。而就日本市场而言,比亚迪于 1999 年以二次充电电池为起点,开始服务日本客户。随后,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纯电动叉车等业务在日本顺利开展。

综合来看,比亚迪商用车在海外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口碑,这为其乘用车进军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望利好后续表现。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疫情、地缘政治、芯片短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战略的顺利实施存在挑战和风险,同时全球动荡的金融体系导致汇率波动,这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盈利能力。

继 7 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后,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出击的速度日渐加快。

7 月 27 日,比亚迪进而宣布今年 10 月将参加巴黎车展,这是其时隔十余年重返国际乘用车展,也是比亚迪乘用车向欧洲市场进发的集结信号。

就在 8 月 1 日,比亚迪继续官宣,与欧洲经销商集团 Hedin Mobility 达成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8 月 2 日,比亚迪宣布与以色列 Shlomo 汽车公司合作,在当地销售新能源汽车(NEV)。

据悉,在此之前,比亚迪商用车、大巴、工程车等产品均有在欧洲、美洲、澳洲市场销售,特别是电动大巴更是许多欧洲国家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但乘用车销售几乎为零,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内市场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10 月,所对应的线下门店将会陆续开业,预计首批车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而从种种举措可以看出,进入下半年以来,比亚迪的主要战略除了尽可能地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实现绽放之外,就是全力扩展海外市场。

对此,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瑞典和德国市场推出比亚迪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信通过与享有盛誉的 Hedin Mobility 集团合作,能进一步满足当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服务。”

当地时间 8 月 1 日,比亚迪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 HedinMobility 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瑞典市场,作为比亚迪的乘用车分销及经销商合作伙伴,HedinMobility 集团将在多个城市开设线下门店。

在德国市场,比亚迪将与 Hedin Mobility 集团联袂合作,甄选本地多个优质经销商,覆盖德国多个区域。在瑞典和德国市场的不断深入将对比亚迪欧洲新能源业务版图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左:舒酉星,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右:Anders Hedin,Hedin Mobility 集团首席执行官)

今年 10 月,瑞典和德国的`多家先锋店将正式开业,更多门店也将陆续在多个城市上线。届时,消费者可以近距离体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批车辆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车核心技术并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2022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 64 万台,带领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持续发展。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Hedin Mobility 集团具备优质的本土化资源和成熟的经销商体系,旗下拥有 230 多家经销商门店,业务涵盖瑞典、德国等欧洲 8 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与 Hedin Mobility 集团的强强联合将助力比亚迪进一步为欧洲市场提供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电动车产品。

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兼国际合作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瑞典和德国市场推出比亚迪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信通过与享有盛誉的 Hedin Mobility 集团合作,能进一步满足当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服务。”

“我们非常荣幸可以成为比亚迪欧洲地区的合作伙伴,携手为本地消费者提供销售、售后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共同为欧洲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产品,”Hedin Mobility 集团首席执行官 Anders Hedin 如是说,“Hedin Mobility 集团愿同比亚迪携手,推动欧洲电动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新能源汽车展(德国 新能源汽车)

二、德国车展 2023 时间

2023 年的德国车展将于 9 月 14 日至 24 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

德国车展,也称为法兰克福车展(Frankfurt Motor Show),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展览会之一。2023 年的德国车展将于 9 月 14 日至 24 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作为世界顶级的汽车展会,德国车展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汽车爱好者前来参展和参观。

德国车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97 年,当时是为了庆祝德国第一条汽车道路的建成而举办的。从那时起,法兰克福车展逐渐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盛事,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在此发布新款车型和展示前沿技术。

在 2023 年的德国车展上,您可以期待看到各大汽车品牌的最新车型,包括轿车、SUV、跑车、电动车等。此外,还有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展示汽车零配件、新技术和设计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本土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等都将在车展上亮相,展示其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成果。

1、历史悠久:德国车展始于 1897 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见证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汽车科技的变迁。

2、国际化程度高:德国车展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专业观众。这里是展示各国汽车产业实力、推广品牌形象的重要舞台,也是全球汽车行业的交流平台。

3、顶级品牌云集:德国车展上,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展示其最新款车型、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尤其是德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等,都将在车展上亮相,展示德国汽车工业的实力。

4、创新技术展示:德国车展关注汽车的设计、性能和技术创新。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各种前沿技术,如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转型,德国车展也将更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三、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1、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3、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德国新能源汽车展(德国 新能源汽车)

4、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5、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 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 40 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6、日本长期坚持确保能源安全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战略,通过制订国家目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06 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是到 2030 年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从 100%降到 80%,为了配合这个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车燃料计划,明确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推进生物质燃料的应用,促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等。近期,日本又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重要内容,并且计划到 2020 年普及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下一代汽车。目前,日本正全面发展三类电动汽车,其混合动力全球销量第一;在纯电驱动方面,规划和产业化推进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也优于其他国家。

7、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更加侧重于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满足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经成为欧洲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质燃料、天然气以及氢燃料为主,本世纪初曾经提出到 2020 年 23%的石油替代目标。近期,欧洲则对电动汽车给予高度关注。例如德国 2009 年下半年发布电动汽车计划,高度重视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发展,以纯电为重点,分别提出了 2012 年、2016 年、2020 年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

8、二、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较好的基础

9、国研网: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背景是怎样的?

10、王晓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节能减排重大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是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欧美日这些国家,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制高点来考虑,国家投入力量加强产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汽车领域和国外相比还比较落后,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说法较多的是“弯道超车”,我们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一个平衡的层面上创新。我国汽车工业以纯电驱动作为技术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重点突破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逐步提高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计划超过 100 万辆,但是占总体汽车保有量的比重还是小的。2020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市场保有量有望超过 500 万辆。

11、从 2001 年开始,我国“863”项目共投入 20 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有 200 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 3000 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到目前为止,共有 160 多款各类电动汽车进入了我国汽车产品公告,建成 30 多个电动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别的技术创新平台,制定电动汽车相关标准 40 多项。

12、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较好的基础。首先,我国是仅次于日本、韩国的全球第三大锂电池生产国,占全球约 25%的市场份额。虽然目前来看,产品还多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但产业规模庞大、产业链基础较好、生产工艺共性点多,具备大规模发展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条件。另外,我国也是锂资源储量大国,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明显进步,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能力。第二,在车用驱动电机方面,我国电机产业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产品量大、面广。我国又是工业电机的生产大国,在电机生产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基础。目前,我国电动汽车整车已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包括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噪声等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前期是城市公交,现在乘用车产品也越来越多,比如比亚迪(002594)、郑州日产、奇瑞、长安等都有混合动力性汽车生产上市。

13、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以及私人消费补贴的相关政策,并在不断扩大试点的范围。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开始启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初步发展,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了网络雏形。随着 2009 年“十城千辆”工程的实施,电动汽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潜在机会开始受到重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普天海油公司等能源企业,围绕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强势介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示范城市和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截至 2010 年年底,已经建设各种类型充电站大约 100 座,充电桩 300 多个。

14、三、发展新能源汽车需标准先行私人消费大规模启动尚需时日

15、国研网: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情况如何?私人消费开展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16、王晓明: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大问题,国家标准委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新能源汽车驱动方式、驱动结构、电源结构的变化,充电设施、充电站的变化,都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规范。有了标准之后,产业的发展才有依据,否则,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导致接口不统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现在据我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接口标准已经有了,充电设施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标准。当然,标准的制定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新能源汽车大量的生产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有一种说法,叫“标准先行”,用标准来引导企业,但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有些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大规模的使用是反映不出来的,也就很难把这些问题吸收到标准的调整之中。国外也是如此,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都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17、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是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现在新能源汽车真正的走入家庭,还存在几个方面瓶颈的制约。第一个瓶颈是,受动力电池本身能量密度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充一次电行驶的里程较短。比如轻型车目前大约是 120-160 公里左右,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城市内短距离行驶尚可以接受,长距离就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新能源汽车受电池成本过高的影响,整体的价格竞争优势还不明显。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在于,行驶同样的距离,其使用电能的成本要比传统内燃机动力汽车使用油的成本要低,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较高,而且比传统汽车要高很多,目前政府要靠补贴才能使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看起来有竞争力。这也是消费者考虑比较多的一个方面。另外从充电的基础设施来说,家庭的慢充,要对车库和停车场进行改造,目前很多家用的车库和停车场还没有这样的设施,改造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另外公共场合的快充设施目前还没有到位,所以从充电的便利性来看,也是消费者的一个顾虑。最后一个制约是,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感觉和体验与传统汽车还存在差距。消费者买车,一定会首先从使用的因素、成本的因素全都考虑过之后,再从舒适性、驾驶体验等方面与传统汽车做一个比较,看是不是有优势。现阶段真正面世的高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并不多,因此在这些方面的消费者体验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造成消费者在购买这些汽车的时候,心里会打个问号,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厂家对这些问题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所以现在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分成了几个阶段:近期看私家车、乘用车还是以混合动力为主,逐渐从轻混向中混、高混,中间加电机驱动发展,最后再发展到纯电动汽车。具体到市场来看,还是放到城市公交等领域。例如比亚迪现在把重点就放到了大巴、公交等领域,因为这些车型行驶路线比较固定,充电问题比较好解决,另一方面,在公交领域政府的补贴力度也较大,这部分车型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市场。但是私人汽车方面,大规模的启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18、新能源汽车从国家的角度已经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发展的战略上已经明确了,具体的支持政策也正在陆续出台,力度上也越来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贴外,以后地方政府还会陆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例如购置税优惠,停车收费优惠,还将会提供一些行驶上的便利,比如传统汽车的限行,对新能源汽车是没有的。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努力营造一个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引导消费者来加深认识,主动购买。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多,因为不论从技术、成本还是驾驶体验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19、四、新能源汽车发展要与能源结构调整相结合

20、国研网: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和减排效果怎样?

21、王晓明: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二氧化碳减排效果不能仅从新能源汽车本身使用的环节来看,还得看上游能源的结构,也就是说要从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我们也做过测算,分成几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来考虑,相对于传统的汽油车,在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下,纯电动汽车节能是有效果的,要好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但在减排方面,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还略高于内燃机汽车。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在积极发展纯电动汽车?原因就是上游的能源结构趋势是可变的,比如我国就在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的比重,核电、风能、太阳能、水电的比重越高,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就会越好,即使依靠现在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如果未来采用 IGCC、超超临界等发电技术之后,发电效率大概能够提高 40%,下游用电来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它的减排效果就能好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还在进步,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也在进一步改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一次能源向电能转换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会逐步减少,这样,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效果会逐渐地体现出来。

22、针对节能减排效果来说,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着眼于长期应该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无论是提升传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还是大规模普及混合动力汽车与其他类型的节能汽车,所能够带来的耗油和排放减少最终都将遇到瓶颈制约。因此从长远来看,纯电动汽车才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纯电动汽车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最高,普及起来比混合动力汽车困难得多,短期内尚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因此,至少在未来二三十年中,混合动力汽车仍将会是汽车工业走向低碳之路的重要过渡。

23、国研网: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以后,会不会对电网造成更大的压力?

24、王晓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社会上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驱动方式的改变,同时对能源基础设施、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有它的需求。从能源,尤其是电网来说,现在发展智能电网也是一个方向,全球各个国家,包括中国,都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适应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变化。新能源汽车有充电的需求,但是可以利用峰谷的方式充电。比如家庭用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在夜间采用慢充的方式,用 7 到 8 个小时完成充电,这个时间正好是电网负荷比较低的时候,这种方式本身可以起到调峰的作用,利用峰谷电来完成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对整个电网的稳定是有好处的。另外,新能源汽车可以加强对电网分布式的利用,比如在一个区域,一个局部的城市或者一个社区使用新能源汽车,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到储能的作用,每辆车都是一个小的储能单位,整个车辆汇总起来,就变成一个储能系统,这个储能系统和电网配合就能实现一些功能上的互补。就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对电网运行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25、五、小型低速电动车发展尚存在争议

26、国研网:目前我国的一些地方,小型低速电动车发展很快,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27、王晓明:在山东等一些地方,正在发展一些小型低速电动车,实际应该称之为小型低速低成本电动车,这些车型之所以发展的快,不是因为小型和低速,而是因为它的低成本,消费者的门槛比较低。低成本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使用一些传统上低成本的铅酸电池,另外整车的设计、制造方面牺牲了一些舒适性、安全性。从小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上来说,行业内的争论比较多。有专家认为,小型低速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基于现有平台的这些电动汽车,价格都比较高,主要是电池的价格比较高,市场接受起来还比较困难。而小型低速电动车由于大多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来使用,很多购买者是第一次购买,没有传统汽车做一个参照和比较,另外由于电费较低造成使用成本较低,加上购置成本也比较低,因此接受度比较高,市场就形成了,以后可以通过电池的不断改进,车辆整体设计的不断改进提高整车的技术水平。这是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否定小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而是要引导它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另一种观点认为,这种小型低速电动车,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不一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个判断的重要前提条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具体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是围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方向的技术创新,而小型低速电动车很难说是重大的技术创新。第三种观点认为,要分开来看,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一定要把小型低速电动车纳入到里面,而小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现在也不一定要出台政策去限制,而是可以通过一种引导的方式把这两种路线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喜欢 (0)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