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卖新能源汽车 湖州卖新能源汽车的公司

新能源汽车推荐 admin 15小时前 1次浏览 已收录 扫描二维码

本文目录

  1. 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2. 湖州可以从家里拉线充新能源汽车充电吗
  3. 湖州买车有政府补贴吗
  4. 蜂巢能源的“组合拳”
  5. 湖州宏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

一、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1、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 0572-2203571,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 3 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 2 条。

2、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 2017-08-17 在浙江省湖州市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成业路 1268 号。

3、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成,注册资本 15,000 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4、通过爱企查查看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二、湖州可以从家里拉线充新能源汽车充电吗

1、直接从家里用插座板接 220V 电出来是无法直接进行充电的,你需要专门的与汽车对接的充电枪。另外,充电时电流较大时间较长(可能长达 5—8 小时左右),质量不好的家用插座板可能达不到要求(电线太细),电线太细而电流过大时间过长将导致电线发热绝缘层融化,有短路起火的危险。因此,不是对电有较多了解的人,不建议自行拉线接电给电动汽车充电。否则,一旦充电起火,损失可能不可承受。

2、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有专门的接插口,不安装充桩无法进行安全充电。充电桩电源有两类:一类是直流高压快充;另一类是交流 220V 的。前者适合快充,后者适合慢充。慢充比快充对电池寿命更有益。

三、湖州买车有政府补贴吗

购买新能源汽车是有补贴的,凭车主身份证和上牌手续给予购车补贴,补贴标准为,按销售发票价格的 10%补贴,补贴上限为 2 万元,东风品牌,新能源汽车和产地在湖北的汽车补贴不足 1 万元的补助 1 万元,东风农业机械价格不足 5 万元的,按 20%予以补贴,价格在 5 万元以上的按 10%补贴,补贴不足 1 万元的补足 1 万元,补贴上限为 2 万 2 万元。购买新能源汽车和东风农业机械,可享受国家,地方双重补贴。新购车辆享受 3000 元现金或精美礼包,在东方公司授权经销商,置换旧车,并购买东风燃油新车。凭本人名下二手车过户发票等凭证,享受东风专项最高 15,000 元的置换补贴。

四、蜂巢能源的“组合拳”

“如果没有 100 吉瓦时(GWh)(产能),整车厂都不理你。”对于 2023 年及以后的趋势,蜂巢能源董事长兼 CEO 杨红新很清醒,“加速而来的 TWh 时代,创新依然是唯一的出路。”

有一个好消息是,“我们一直期盼的油电平价时代提前到来了。”话说得波澜不惊,实际上内有乾坤。2023 年开始的惨烈价格战,让原来要到 2025、2026 年才会到来的油电平价,产生意外加速的效果。这对于 2018 年 2 月成立的蜂巢能源来说,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

杨红新的预判是,随着油电平价的出现,会有类似于苹果手机替代诺基亚手机的效果,新能源市场将再次出现指数级的高速增长。只是,经过几年裂变式发展,前面“关键几步”都踩对了的蜂巢能源,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呢?

湖州卖新能源汽车 湖州卖新能源汽车的公司

“创新”是密码。实际上,赢得竞争的唯一优势,只能来自于持续的创新能力。一家动力电池企业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在如此“卷”的市场突围、顺利崛起,关键在于做对两点:技术创新和规模成本。

技术创新,包括材料、结构和制造体系的创新。而规模成本,按照莱特定律,产能每翻一倍,制造成本就会下降 10~15%,且稳定的产能也符合汽车公司对于保供的需求,所以尤为重要。

并且,磷酸铁锂电池快速崛起,形成和三元锂电池平分天下并实现赶超、进而成为市场主流(2022 年中国市场装机占比达到 61%)。这种局面下,技术的突围更显重要。

而技术,特别是创新性的技术,对于后来者的蜂巢能源来说,正是突围的利器。

所以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从成立一开始就坚持创新驱动,这是其作为后来者,能在残酷甚至惨烈的市场竞逐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从技术上的创新来说,蜂巢能源很早就确立了差异化竞争策略和技术领先型策略。想来这也是必然的,要成为一家能源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如果不能“Think different”,只会泯然众人。

“很多公司都是跟随策略,头部企业哪个产品卖得好,其它厂商立马有类似产品推出来,手机企业也是这样。但我们从 2018 年设立公司的时候定的策略就是差异化竞争,不跟随,做差异化领域的第一。”杨红新如是说道。

在这种理念和思路的指导下,创立五年多的蜂巢能源,推出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及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全域结构创新产品短刀电池,以及基于第二代短刀电芯设计的全新一代的电池高安全系统解决方案——龙鳞甲电池,通过短刀电芯底出防爆阀、热电分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设计,不仅实现了单体电芯安全和系统安全的双提升,高达 76%的成组率同样领先行业,集极致续航、极致性能、极致安全、极致成本和极致兼容五大优势于一身。申请专利超过 200 项。

而创新也让蜂巢能源在知识产权方面收获颇丰。蜂巢能源在 2020 年、2021 年连续两年新增专利公开数量位于中国新能源领域(包括汽车、电机、电池、电控等所有领域)第一。2022 年,蜂巢能源以 1049 项公开专利,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专利公开量 TOP20 第二位。

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autopat)

2022 年,蜂巢能源入选 MIT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全球 50 家聪明公司”榜单,还入选“福布斯中国创新力 50 强公司”榜单,这是两个非常有含金量,而且完全独立的评榜。像 MIT 发布的真正代表创新实力的权威榜单,中国只有蜂巢能源和宁德时代两家公司入选。

要实现规模成本,根本上要在制造上降本。在技术制造路线上,蜂巢能源从成立伊始,选择叠片路线,率先将叠片工艺用于方壳电池制造,并引入车规级标准。彼时,叠片工艺的高昂成本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在主要技术方向还以卷绕为主的时候,蜂巢采用叠片工艺,最初是吃力不讨好的。毕竟,一条叠片产线,投资需要 6000 万元以上,至少比卷绕产线高一倍。

为了突破叠片的效率和成本瓶颈,蜂巢能源在叠片工艺路线上不断创新迭代,成功研发第三代超高速叠片技术“飞叠”,达到 0.125 秒/片的效率,其占地面积比上一代叠片机减少 45%以上,效率提升 200%以上,投资也减少 53%,并大幅提升电池的良品率与产品安全性。

随着叠片效率的提升,其它电池企业也开始从原有的卷绕路线进入到叠片领域。实际上,业内也在逐渐达成共识,从最终的电池成品看,用叠片工艺制成的电池产品,相比卷绕工艺的成品,能量密度更高、内部结构更稳定、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五年多来,行业的发展也印证了蜂巢能源当初的战略判断。

不仅如此,蜂巢能源的“叠片+短刀”,也取得了“1+1>2”的效果。而这种技术前瞻性,最终也通过市场响应做了验证。就在不久前的深圳 CIBF 展上,中创新航 OS 电池、亿纬锂能 LF560K 储能电池、欣旺达 SFC480 超充电池、瑞浦兰钧 CB500 电池等叠片短刀产品的相继推出,说明这个路线基本确立。

“十年前,电池企业靠产品技术取胜;五年前,靠差异化定位取胜;但进入 TWh 时代,靠技术+制造取胜。”杨红新在第三届电池日上的“金句”,背后正是蜂巢能源在创新技术和规模成本方面的谋略。

这也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技术脉络。从材料层面的创新到制造层面(叠片)的创新,从电芯层面(短刀)的创新,到系统层面(龙鳞甲)的创新,蜂巢能源已经建立起覆盖各层面的技术产品创新系统,也可以说是为了在锂电江湖开宗立派站稳脚跟而自创的一套组合拳。

整车市场杀得天昏地暗,同样,电池市场格局也进入“战国”时代,从宁德时代“一家独大”变为“战国 N 雄”。而蜂巢能源,正在成为快速崛起的“N 雄”之一。

技术&产品创新之下,蜂巢能源也在裂变、再裂变。根据招股书的披露,2019~2021 年间,蜂巢能源的复合增长率高达 119.42%。

蜂巢能源的客户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根据光大证券的统计,截止招股书签署日,除长城汽车外,蜂巢能源已与 29 个客户签署了车型定点文件或合作框架协议。

而且,蜂巢的核心客户中长城占比不断缩小,其他客户不断增多。从客户构成来看,蜂巢能源无疑走上良性循环,手握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光束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Stellantis 集团等国内外诸多企业的订单。

蜂巢能源也清楚,当前,自己正在进入从以“研发为主”到“研发和交付并行”,同时挺进国际化业务的阶段,可以说首阶段的“突围”已经阶段性成功。现在的最大挑战反而是,“高速产能扩张中,质量稳定性的挑战是我们现阶段最大的挑战。”

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是,在签下众多明星新造车公司后,杨红新总结,今天一家电池公司要想在市场上攻城拔寨,要具备五大能力:第一,技术打动人;第二,质量过硬;第三,非常完美匹配的产品规划,第四就是靠产能,第五要靠比较好的客户服务体系。确实,这五大能力缺一不可,但最重要是要落地。

而不断裂变之下,蜂巢能源的凌波“蜂”步,正在变得越来越轻快。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 SNE 的统计数据,2021 年,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超过 430%,进入全球 TOP10。另外,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2 年蜂巢能源以 2.07%的占比,稳居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第六。

同时,作为“追赶者”的蜂巢能源,也逐渐具备了与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同台竞技的底气和实力,与宁德时代同步“上车”理想 L7,进入理想供应商体系,可谓蜂巢能源可圈可点的一个成功案例。

过去五年宁德时代都是理想汽车唯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而 2 月 8 日理想的明星车型 L7 共推出 Air、Pro、Max 3 款配置车型,其中 Air 版用了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时至今日,该款车型的销售形势相当喜人。

而能够得到李想的认可,并不是件容易事。实际上,还是离不开核心技术和合理的设计。

这需要为理想 L7 Air 匹配全自动化 CTP 专用产线,此外,该产线 MES 系统还能对过程设备及产品参数进行记录分析,确保过程质量的可控可追溯。而且,为了确保交付质量,产品在全自动化 CTP 专用产线下线之后还要进行线下全检,确保交付客户的产品 100%合格。

这款为理想 L7 生产的定制化电池采用蜂巢自制三元叠片电芯,能量密度高达 180Wh/kg。而在结构上,采用动力电池领域首创冷板取代纵梁,与电芯、壳体高度集成的结构,在提高电池包安全性的同时,高强度钢的安全护甲还能呵护电芯底部安全。

此外,在行业密切关注的电池热失控的问题上,蜂巢对电池 PACK 进行隔热防护,采用新型耐高温隔热材料,热失控后将热蔓延控制在最小范围。

从电芯的选择到产线的搭建、产品生产,再到产品质量的数据追溯,四大关键点要做到位,优质的产能、高标准的生产要求、先进且严苛的工艺以及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才是蜂巢能源进入理想汽车供应链的基础。

不仅是理想 L7,5 月 31 日刚刚上市的吉利银河重磅车型 L7,同样选择了蜂巢能源的电芯产品。事实胜于雄辩。能够“虎口拔牙”配套知名车企的重磅车型,不但为蜂巢能源赢得了不错的装机量订单,更深层次的意义则是让行业看到,蜂巢能源的产品实力已经得到主流车企的认可,真正进入到了主流供应商的行列。

而今,蜂巢能源正在快速进入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客户升级、基地量产、新品交付,落地动作频频发力。

4 月 28 日,蜂巢能源首款短刀飞叠电芯 L400 在盐城基地量产下线……

5 月 4 日,蜂巢能源第二代短刀叠片电池 196Ah 电芯在南京基地二期项目产线下线,并搭载首款 LCTP 电池包成功交付客户……

5 月 7 日,蜂巢能源首款 222Ah 储能电芯产品在湖州基地下线……

“单条腿走路”,肯定走不远。所以,除了动力电池,蜂巢能源还积极布局储能领域这个“第二增长曲线”。

进入储能这个未来的万亿市场也是必然的。杨红新表示,动力电池市场的高毛利时代已经过去,市场正在进入红海时代。而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增加技术附加值。掌控产业上下游,还要拓展和布局蓝海领域,包括储能以及其他新兴领域。

所以,蜂巢能源及时开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三个市场同步切入。

杨红新认为,依托自身短刀电池优势,同时结合中国磷酸铁锂资源优势、以及中国在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战略优势,蜂巢能源的储能业务将快速在全球市场找到自身位置。

并且,在工商业储能这个切入点,蜂巢能源致力于提供能源聚合服务,要从一个电池提供商,通过合作形式逐渐转变成能源运营商、电力交易商的角色。

产品方面,蜂巢能源发布了 L500 储能专用叠片电芯,该款电芯单体容量达 325Ah,长循环寿命超 12000 次。相比目前主流的 280Ah 储能电芯,新品可实现 PACK 级降本超 10%。这又将成为蜂巢能源“攻城拔寨”的另一个有力武器。

蜂巢能源的组合拳在锂电江湖的实战中正在持续调整,越打越有章法,越来越有力。

写在最后:在我们看来,作为后发企业,蜂巢能源要在如此“卷”的市场抓住油电同价的结构性市场机会,需要具备 3 方面的能力:持续创新的技术实力、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极强的市场嗅觉和洞察能力。

从蜂巢能源过往 5 年的发展历程来看,确实将这三项“内功”较好地转化为了市场结果,并且具备了强大的成长潜力。这当然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这也是蜂巢能源一开始就确立的基础。

2018 年刚成立时,蜂巢大概 2000 多人,其中 1800 人是研发人员。到 2022 年 6 月提交招股说明书时,蜂巢能源的研发人员为 2360 人。而且,技术和产品持续创新的背后,是蜂巢能源在研发领域“真金白银”的巨大投入,其近三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 20.71%,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近 15 亿元。

基于大力度的研发投入,蜂巢能源在高速叠片技术、短刀电池、龙鳞甲电池等各个方面储备了系统化的技术实力。

只要今后持续保持甚至加大研发投入,并且在研发方向上不犯致命错误,蜂巢遵循这条从追赶者变为引导者的路线,将持续强化自身的后发优势。

对于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这场竞争的核心是电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在当下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对于车企,还是零部件企业,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就像开头所说,虽然有了油电同价提前到来的好机会,蜂巢能源要能抓得住。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蜂巢能源要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求确定性,除了要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保持极致的成本竞争力,还必须保持对战略客户、战略车型潜力的预判能力。这需要“未雨绸缪”。就像杨红新所说,对于蜂巢能源而言,仅单一维度的创新已经远远不够。要从技术创新的维度,进一步向业务创新、生态创新等更大维度的创新范畴去拓展。

而我们看到的蜂巢能源,正在心怀“打赢中国走向世界”,不断壮大。希望蜂巢能源走得稳,走得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五、湖州宏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

企知道数据显示,湖州宏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12-29,注册资本 23500.0 万人民币,参保人数 84 人,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先后获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研发中心”等资质和荣誉。

在知识产权方面,湖州宏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拥有注册商标数量达到 7 个,软件著作权数量达到 3 个,专利信息达到 47 项。此外,湖州宏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还直接控制企业 1 家。

喜欢 (0)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