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取消吗,2022年取消新能源车补贴吗

新能源汽车推荐 admin 1周前 (04-25) 1次浏览 已收录 扫描二维码

本文目录

  1. 北京取消新能源汽车摇号了吗
  2. 新能源汽车造车资质将在何时取消
  3. 哪一年取消给新能源汽车的免费牌照

一、北京取消新能源汽车摇号了吗

1、北京市已经取消了新能源汽车的摇号,单位和个人申请电动汽车的指标后,只要符合申请条件并且通过了资格的审核的就可以马上发放电动汽车的增量指标,不再实行摇号新能源汽车好不好。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之外的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或和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这些汽车的废气排放量比较低,对环境比较友好,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目前各一线城市的汽车可以通过摇号上牌或竞拍上牌两种方式,想要上牌的单位或者个人需要向车牌指标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将申请编码确认为有效编码以摇号或竞拍的方式获得车牌指标。

百万购车补贴

二、新能源汽车造车资质将在何时取消

造车资质随着下图的小道消息再度成为国内各方关注的焦点。造车资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来者进入汽车行业的机会,甚至给它们关上了大门。

对于拥有资质的车企来说,即便其产品毫无竞争力可言,无论是为其他车企代工,还是出售资质,都可以赚取一笔可观的费用。

之前李一男的自游家 NV 无疾而终,背后绕不开的还是资质问题。无论是将相关产品整体出售给小鹏,还是最终由奇瑞来代工,对于李一男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曾经打造出小牛电动车的李一男来说,他绝不会甘心在产品力上输给同为新势力的蔚小理,但自游家未来的命运已经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上。

2022 年,国内汽车出口首次超过 300 万台,让中国品牌汽车成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出口整车的好处不言而喻,GDP、税收和就业机会等,让汽车已经成为国内出口的新领军行业。

国内车企竞相出口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通过前期的先发优势,国内新能源汽车在产品力上处在全球前列。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新能源汽车都会是中国品牌汽车出口的明星产品。马自达新能源汽车

2.国内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因此,即便是欧美市场,其新能源汽车竞争也没有比国内市场大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出口海外市场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能够有这样的局面可喜可贺。而出现这种局面背后的原因,不仅是我们的政策更早地鼓励国内车企发力电动车,同时也是因为我们的市场上有一批新势力造车企业。

它们产生了显著的鲇鱼效应,激励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企你追我赶,加速产品的迭代速度,争相推出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要持续保持这种优势,就要鼓励更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入其中,进一步通过市场竞争,来淘汰落后的产能和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保持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实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的资质准入制度,更多还是从管控产能过剩的角度出发。毕竟一旦产能过剩,造成产能空置,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同时也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并有可能导致银行的呆账坏账。

如果考虑到之前不少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牵涉过深,如果有大量的产能涌入,会让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负担。

市场经济,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过剩。只有过剩,才能鼓励各方的竞争。但产能也不能太过剩。而调节这个度的,其实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当整个市场涌入大量的资本导致产能过剩时,市场就会敏锐地告诉投资者,如果没有胜过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或者其他优势,那就应该考虑是否要进入市场。无论是投资人,还是资本,都不希望自己的资本投入打水漂。

当然,市场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个时候政府要做的就是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公开相关的数据。用权威数据来供投资人参考,作为他们是否持续投入的参考和基础。

全面放弃汽车资质的管控,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于整个行业完全不作为。

政府需要具备一定的底线思维,对于车辆在安全性配置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可以提出更高的准入标准和要求。

但除此之外,政府就不应该对车企的运营作过多的干预。

合肥市政府通过下属国资委输血蔚来汽车,来获得可观回报的情况,并不会经常发生。如果其他地方政府纷纷效仿,一旦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必然会对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

对于民营资本,我们应该彻底放开对资质的管控。无论多少家民营资本希望造车,政府都不应该加以限制。

但是我们也要约束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从土地、厂房、税费给出补贴,到通过政府平台进行投资成为大股东,甚至为相关企业担保从银行贷款。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教训,不少新势力车企都将政府补贴作为自己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汽车销售的收入。

毫无疑问,造车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新势力造车的道路困难重重。

无论是如今红极一时的特斯拉,还是国内的蔚来,都曾一度游走在破产的边缘。而其他更多的新势力车企,可能在首辆车下线之前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政府对于车企的支持,尤其对新势力的支持一定要非常谨慎。一旦相关投资失败,最终的苦果需要由所有人来承担。

但如果后期证明相关车企的确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 GDP 和税收贡献,以及大量就业机会,那政府就可以给予政策范围内的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从长远来看,取消管控造车资质是大概率事件。但这中间如果步伐迈得太快,且没有对地方政府进行很好地约束,全国各地就有可能纷纷新建工厂,这是政策制定者在放松资质审核尺度方面,暂时没有太大动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要对地方政府以及国有银行进行很好地约束,政府设置合理的边界上下限,汽车生产资质就和证券市场的注册制一样,很快到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 AUTOMATRIX,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三、哪一年取消给新能源汽车的免费牌照

新能源汽车取消吗,2022年取消新能源车补贴吗

2 月 10 日“上海发布”公布信息显示,上海市政府最新公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

根据办法,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上海市不再发放新能源专用牌照额度(下称“绿牌额度”)。

办法还明确了新能源专用牌照额度申请个人的要求。

和此前相比,新出台的办法在要求个人用户名下没有使用过上海市绿牌额度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外,还要求插电混动车辆需的购买者必须满足在上海市有充电设施的要求,并且名下没有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没有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登记的车辆(不含摩托车)。

新的办法自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申请专用牌照额度的,继续按照上一轮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程序和条件办理。

2020 年 10 月 24 日,上海公安局交警队宣布,调整外牌限行措施。上海市外牌限行政策收紧,使得免费发放的新能源本地牌照愈加受到追捧,受此影响,上海新能源汽车销售呈现爆发性增长。

插电式混动以及增程式汽车,当前虽然也算是新能源汽车,但是不少车主在购买后,都把它当燃油车来用,购买插电式混动的目的,更看重这个“绿牌”。

上海是国内汽车限购较为严格的几个城市之一,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上海市则是大力支持。在燃油车蓝牌平均竞拍价格高达 8、9 万元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专属绿牌免费送,就连大部分时间都烧油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也可以免费申领新能源牌照。而上海市政府此次出台新能源申领牌照的政策之后,将从根本上卡断购买“插电式混动汽车”,钻牌照空子的行为。

消息发出,有网友评论认为,该办法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限制更加严格了。

由于新政从 2023 年 1 月开始实施,有网友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上海还能卖两年,说明上海的政策水平还是不错的,给了一定的过渡期,但主机厂以后可能不会规划插混的产品了。

新政策实际影响的个人消费者应该不会特别多,毕竟已经拥有沪牌燃油车的消费者不太会选择再购买一台插电混动或者增程式的产品,增购纯电动车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这条政策改动,表明了上海市政府的立场,将逐步划清新能源产品的界限,不再容纳过渡技术产品。

目前上海存量的插电混动产品大都是网约车和一部分个人用户,运营车辆不受该政策管辖,但是当插混与增程式产品不再拥有政策支持时,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的倾向会断崖式的下降,厂家也将失去制造开发迭代强混产品的动力,未来可能会间接导致上海整个网约车市场的洗牌,充电资源将会开始紧张,充电桩产业可能会迎来发展。

购买二手新能源申请绿牌与购买新车申请绿牌的规则完全相同,所以个人用户未来二手插电混动产品的残值将变的非常的低,个人用户存量插混或增程式产品面临置换时会出现残值归零、牌照报废的情况。

事实上,2020 年 10 月 27 日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简称“路线图 2.0”)明确提出,至 2035 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这也意味着,长期来看,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 50%,至 2035 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

2 月 9 日,中汽协数据显示,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 7 个月刷新纪录。

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19.4 万辆和 17.9 万辆,同比增幅分别高达 285.8%和 238.5%。

中汽协方面指出,与 2020 年 1 月相比,国内纯电动汽车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6.6 万辆和 15.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66.6%和 28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8 万辆和 2.9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2.4%和 104.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9 辆和 63 辆,同比分别下降 80.0%和 63.2%。

在政策支持以及供给驱动下,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逐渐成熟,多元化新能源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新能源车有望继续保持超预期的高速增长。

喜欢 (0)
关于作者: